图文:洛马琴科-萨利多面对面
强生和GeoVax labs正在开发Viral vector疫苗,而Codagenix等正在开发灭活病毒疫苗及减毒活疫苗。
为此,赛诺菲疫苗全球负责人David Loew表示,有希望在6个月内筛选出候选新冠病毒疫苗进行体外测试,并在1年半内准备进入临床研究。相较于传统疫苗开发平台,基因重组技术有利于快速开发疫苗,并在更短的时间内大规模制备疫苗。
其中强生公司表示,将利用埃博拉平台开发新冠病毒疫苗。图片来源:赛诺菲巴斯德 赛诺菲此前有开发SARS疫苗的经验。基于杆状病毒表达平台,赛诺菲已开发了一款已获批上市的重组流感疫苗产品。而反观国内,公开宣布进行新冠病毒疫苗研发的企业已经达到19家之多,国内的新冠疫苗研发涉及多条技术路线,包括灭活疫苗、mRNA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病毒载体疫苗、DNA疫苗等并行推进。赛诺菲助力新冠病毒疫苗研发,有望在6个月内筛选出候选疫苗 2020-02-20 10:13 · buyou 赛诺菲疫苗全球负责人David Loew表示,有希望在6个月内筛选出候选新冠病毒疫苗进行体外测试,并在1年半内准备进入临床研究。
DNA序列编码将被结合到杆状病毒表达平台的DNA中,并用于快速制造大量的冠状病毒抗原,这些抗原经配制后将刺激人体免疫系统来抵御病毒。与此同时,另一家国际疫苗巨头葛兰素史克(Glaxo Smith Kline Plc)本月早些时候表示,将通过与流行病预防创新联盟(CEPI)合作,向其提供佐剂平台技术,首项协议已在葛兰素史克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之间达成。医务人员病例发病的高峰期可能出现在1月28日。
按确诊病例的发病日期和报告日期,发病人数在1月初开始迅速上升,在1月24-28日达到第一个流行峰,后缓慢下降,但在2月1日出现单日发病日异常高值,后逐渐下降。在为新冠肺炎患者提供诊治服务的422家医疗机构中,共有3019名医务人员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1716名确诊病例),其中5人死亡,粗病死率为0.3%。但迄今为止,医务人员感染以及防护失败的具体原因仍有待深入调查。2020年1月,可能是扩散传播模式。
在≥80岁年龄组的粗病死率最高为14.8%。未报告合并症患者的粗病死率约为0.9%,有合并症患者的病死率则明显更高,心血管疾病患者为10.5%,糖尿病为7.3%,慢性呼吸道疾病为6.3%,高血压病为6.0%,癌症为5.6%。
从合并基础性疾病的情况来看,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2.8%、5.3%、4.2%和2.4%。危重病例的粗病死率为49%。截至2月11日,全国31个省份共报告44672例确诊病例(湖北占74.7%)。在确诊病例中,大多数年龄在30~79岁(86.6%),湖北省病例占74.7%,轻/中症病例为主(80.9%)。
3. 论文提到,截至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在任何一家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提供服务的医疗机构中发生了超级传播者事件。中国疾控中心发表迄今最大规模新冠肺炎流行病学研究 2020-02-18 10:08 · buyou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响应机制流行病学组最新发表新冠肺炎研究,对截至2020年2月11日中国内地报告的超过7万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3. 年龄分布和性别比患者集中在30~79岁,该年龄组占确诊病例总数比例,武汉市为89.8%,湖北省为88.6%,全国为86.6%。5. 湖北以外病例及医务人员病例湖北省以外病例发病高峰期为1月24-27日。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制图结论和讨论1. 虽然2019新型冠状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但大多数患者为轻症表现,总体粗病死率低。4. 时空分布通过对报告病例的发病日期进行回顾性分析,还原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在不同时段全国地理分布变化情况。
1.7%的病例发病日期在1月10日之前,分布在20个省份的113个县区,湖北占88.5%。医务人员确诊重症比例在武汉为17.7%,湖北10.4%,全国湖北以外为7.0%,整体来看大多数病例为轻症患者(85.4%)。
重症病例占13.8%,危重病例占4.7%。1688名医务人员确诊病例具有病情严重程度信息,这些确诊医务人员集中在武汉(64%)和湖北其他地区(23.3%)。本文主要内容转自《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整理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医学新视点微信公众号。在死亡病例中,大多数为60岁及以上患者,且患有基础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4. 总体流行曲线的下降趋势表明,限制人员流动、减少接触、多渠道高频率地传播关键的预防信息(例如,洗手、戴口罩和求医信息),以及动员多部门快速反应,有助于遏制疫情。按照全部患者的发病时间,1月24-28日为第一个流行峰,在2月1日出现单日发病日的异常高值,然后逐渐下降。
湖北省的粗病死率(2.9%)则高出其他省份(0.4%)7.3倍。确诊病例男女比例武汉为0.99:1,湖北为1.04:1,全国为1.06:1。
截图来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1. 病例概况截至2020年2月11日,中国内地共报告72314例病例,其中确诊病例44672例(61.8%),疑似病例16186例(22.4%),临床诊断病例10567例(14.6%),无症状感染者889例(1.2%)。2月17日,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杂志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响应机制流行病学组最新发表新冠肺炎研究,对截至2020年2月11日中国内地报告的超过7万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
2. 死亡数、粗病死率在44672例确诊病例中,共有1023例死亡,粗病死率为2.3%。这篇文章里,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将与读者分享这项研究的重点内容。
男性的粗病死率为2.8%,女性为1.7%。论文指出,这种暴发流行的时间趋势与先前调查结论一致,即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可能有野生动物交易,使得新型冠状病毒从一种仍然未知的野生动物传染到人类,继而实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5. 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仍待回答,包括动物宿主的识别、传染期的确定、传播途径的识别、有效治疗和预防方法的开发,包括简便的检测试剂开发、药物和疫苗的研发。报告病例数在1月10日后快速上升,在2月5日达到流行峰,然后缓慢下降。
可能存在非职业暴露造成的感染按照全部患者的发病时间,1月24-28日为第一个流行峰,在2月1日出现单日发病日的异常高值,然后逐渐下降。
截至2月11日,全国31个省份共报告44672例确诊病例(湖北占74.7%)。确诊病例男女比例武汉为0.99:1,湖北为1.04:1,全国为1.06:1。
危重病例的粗病死率为49%。3. 年龄分布和性别比患者集中在30~79岁,该年龄组占确诊病例总数比例,武汉市为89.8%,湖北省为88.6%,全国为86.6%。
在死亡病例中,大多数为60岁及以上患者,且患有基础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报告病例数在1月10日后快速上升,在2月5日达到流行峰,然后缓慢下降。73.1%的病例发病日期在1月31日之前,分布在31个省份的1310个县区,湖北占74.7%。未报告合并症患者的粗病死率约为0.9%,有合并症患者的病死率则明显更高,心血管疾病患者为10.5%,糖尿病为7.3%,慢性呼吸道疾病为6.3%,高血压病为6.0%,癌症为5.6%。
重症病例占13.8%,危重病例占4.7%。其中,0.2%的病例发病日期在2019年12月31日之前,病例均在湖北。
随着人们返回工作岗位,仍需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反弹。男性的粗病死率为2.8%,女性为1.7%。
从合并基础性疾病的情况来看,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2.8%、5.3%、4.2%和2.4%。可能存在非职业暴露造成的感染。